4月12日,根据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由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资助的“峨眉拟单性木兰遗传多样性及综合保护研究”项目的实施方案,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自然的启动仪式及项目研讨会在峨眉山植物园举行。出席启动仪式及项目研讨会的有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及乐山市林业局、峨眉山风景区管委会、峨眉山市林业局、峨眉山林管所、四川省林科院、成都植物园、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峨眉山植物园)、峨眉三中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以及峨眉山当地村民近40人。
研讨会上,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邢晓东、乐山市林业局副调研员李俊峰、峨眉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罗文智分别致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主任孙卫邦研究员作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回归”的专题报告,BGCI中国项目办公室主任文香英女士作了“BGCI与生物多样性”的报告。此外,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的该项目负责人余道平副研究员和峨眉山植物园李策宏工程师分别介绍了该项目的有关工作和峨眉山植物资源。
会后,大家参观了峨眉山植物园人工繁殖的峨眉拟单性木兰苗木。在峨眉山植物园及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与峨眉山风景区管委会共建的珍稀植物保育及回归试验示范区(选定的半自然回归定植点),孙卫邦研究员对峨眉拟单性木兰选苗、起苗、定植等有关技术环节进行了示范和培训讲解,参会人员还定植了部分人工繁殖的峨眉拟单性木兰苗木。这次回归仪式的启动标志着峨眉拟单性木兰的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这将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科学保育与种群恢复,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悉,峨眉山植物园科技人员通过播种和嫁接繁殖已获得峨眉拟单性木兰幼苗1100株,以后还将陆续回归500株到自然生态系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复壮,逐渐摆脱灭绝的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