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国家植物园举办鸟类多样性调查科普活动。十余名青少年来到国家植物园(北园),他们手拿望远镜,在老师的指引下观察园子里的鸟。灰喜鹊、鸳鸯、绿头鸭、小鷿鷈,一只只灵动的小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的大门,让大家对鸟类的知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了新的认知。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是全国生态日期间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国家植物园(北园)是北京城市近郊典型自然与人工景观融合的环境区域。园区生态环境良好,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据统计,国家植物园(北园)全年可观测到鸟类200多种,接近北京野生鸟类种类的40%,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秃鹫、金雕、黑鹳、乌雕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灰林鸮、鸳鸯、鸿雁、雀鹰、花脸鸭等18种,灰林鸮、鸳鸯、红角鸮等在园区稳定繁殖。此外,国家植物园(北园)内还有北京市新记录鸟种蓝额红尾鸲。
除了鸟类多样性调查活动外,国家植物园(北园)还邀请植物、动物、古生物及科普领域的专家,本月将连续举办4场《万物共生大讲堂》,分别从不同视角深入挖掘并分享了动植物世界的精彩故事,带领市民游客深度探秘了生物多样性的无穷魅力,公众可关注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
据国家植物园科普馆副馆长陈红岩介绍,《万物共生大讲堂》是国家植物园倾力打造的生物多样性科学文化公益论坛,邀请植物、动物、各类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专家,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季、近50期,期期爆满,吸引了30多万网络观众和3000多名现场观众参与。
据悉,国家植物园自揭牌以来,持续发挥自身功能作用,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众多成果,目前已经收集各类植物近1.8万种,观测到野生动物40余种,鸟类200余种,昆虫超过1500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