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参加西双版纳植物园的环境教育实践与评价高级培训班,有幸遇到陈进老师和一班热心植物和环境教育的同学。这次版纳植物园的学习是我人生最宝贵经历之一,是一次改变我人生的经历,让我受益终身。
记得那时陈进老师一再强调“科学“的重要性,要是你问我陈老师的口头禅是什么,我会想也不想就回答”科学性“这三个字。我那时还不懂,一直认为把环境教育和科学混为一谈的做法古板守旧,枯燥无味的数字和调查很容易把假期抽空来到植物园旅行、参观的游客吓跑。过往我参与过的环境教育活动很多都是情感类型的,实践、趣味、触动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我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中国大陆当今的环境教育方向应跟着这个方向走。直到去年培训班最后的项目部分,我生平第一次不因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科学研究,从立项到得到分析结果,对调查结果的好奇心是我唯一的前进动力,也是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的强大魅力,被科学所深深触动。
尽管我尝试过科学带给我的美好经历,那时我还是不太认同将大量的科学元素融入到环境教育之中,我总觉得“意识“是属于情感层面的东西,意识的建立是情感建立的过程,要先建立意识和情感,才能驱使人去做理性的行为,所以科学是环境意识教育中更高层次要求。
然而这次英国交流学习的经历,彻底颠覆了我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让我重新认识“科学性“这三个字,也感受到科学原来可以和人文、艺术完美结合,效果出乎意料。交流时间虽短,但有机会深入参与到英国当地的环境教育活动,拜访了英国很多环境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我们在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受益匪浅。我把两个月以来的见闻与实践经历简单整理了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期间的见闻和自己对环境教育工作、教育场地设计的理解、体会和思考,希望能为大家在国内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和课程开发带来一些启示。
教育课程设计
拜访了好几家NGO、植物园和国家公园,也深入参与过他们的活动后,我发现英国大部分有提供环境教育的机构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喜欢把孩子带到自然环境中,让他们感受自然爱自然,用正面信息引导他们深入接触和探究自然奥秘,从而使他们对自然产生责任感;二是非常重视科学教育,正确地说是利用“科学”引起受众对自然、生态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发现、思考、思辨的能力,再引导他们为环境保护做些实质的行动和贡献。下图为全英著名的环保机构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RSPB)(图1)和我们分享他们的课程设计策略,和邱园网站上提供的环境教育课程信息列表(图2)。他们都根据不同年龄层的孩子的心理和能力特点,同时结合学校的教学大纲,设定了一套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环境教学课程,在受众(以儿童及青年少年为主)早期让他们自然中自由玩耍,让他们对自然充满兴趣和好奇,令他们爱上与自然共处;当孩子到了小学阶段,课程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通过探索来感知自然的美好和奇妙;到了中学阶段,孩子就需要学习某些技能,并尝试通过科学调查为自然做些小贡献;成年后(主要针对准备成年或已成年学生),鼓励他们做一些更深入的调查或行动,让他们通过贡献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明白自然的未来可以由他们去改造。我以RSPB的策略为线索,列举一些英国机构相应的环境教育活动例子。
图2.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环境课程。通过课程内容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科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小学的课程起就带着孩子做简单的物种辨认和调查,我想这是英国的学术氛围浓厚的原因。
全文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