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草(Ombrocharis dulcis)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初。1918年8月,奥地利植物学家韩马迪(Handel-Mazzetti)深入湖南西南部采集植物标本, 并于4日、8日分别两次在武冈县云山采集到这种唇形科植物的不同居群。回奥地利后,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其花萼二唇,上唇长于下唇约两倍,有木质地下茎、聚伞总状花序顶生、花冠上唇长于下唇等组合特征明显不同于假糙苏属(Paraphlomis)和斜萼草属(Loxocalyx),从而另立新属喜雨草属(Ombrocharis H.-M.),仅一种,喜雨草,并发表于1936年他亲自编纂的《中国植物志要》上。该属成立至今,其分类地位无人质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看了馆藏于维也纳大学标本馆的喜雨草标本,认为是很特殊的属种,但至今仍为单种属,未有新的分类群补充。
近一个世纪以来,许多植物学家对于这个单种属很有研究兴趣,但苦于采不到新的标本,到原模式产地调查喜雨草行踪的植物学者,不计其数,但最终都空手而归,认为已经灭绝了。
近来,湖南省内相关大学和科研单位相继承担植物调查项目,在远离原产地武冈云山的郴州莽山、宁远,通道,新宁发现了喜雨草的踪迹,结合原始描述和模式标本,并经国内唇形科专家审核,确认无误。
为深入研究和拯救这一“熊猫级”珍稀特有植物,承担了中国植物园联盟“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项目子课题的湖南团队(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为承担单位)于2018年上半年对喜雨草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初步摸清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开展拯救行动,将其迁地保护到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的引种驯化温室。下一步,植物园将开展引种驯化与保育研究,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和佐证其分类地位。
喜雨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