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本土植物考察队发现1苦苣苔新种 |
时间:2019-10-09 来源:福州植物园 作者:马良 点击:次 |
福建省本土植物调查工作从2017年10月开始,福建省本土植物考察队对全省各个县进行拉网式调查,主要集中在植物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在调查过程中陆陆续续发现一些植物新种及省级新记录,也结交了全省植物爱好者。在对连城县调查过程中,认识了厦门野莲老师,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连城冠豸山风景区有1种苦苣苔科植物存在疑问,在野莲老师指引下,考察队在连城冠豸山风景区一石壁下发现其踪影,经过鉴定及后期分子测序比对,认定为苦苣苔科1新种。文章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Phytotaxa。
文章描述了产自中国东南部福建省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种:连城报春苣苔Primulina lianchengensis。同时利用分子片段——ITS、atpB-rbcL和rpL32-trnL对该属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形态学证据表明,连城报春苣苔与丹霞小花苣苔P. danxiaensis、短序报春苣苔P. depressa、乐昌报春苣苔P. lechangensis和阳山报春苣苔P. yangshanensis相似,但在叶基和叶缘、叶柄、苞片、花冠尺寸和形状、退化雄蕊的数量和柱头开裂等方面存在差异。分子生物学证据则表明连城报春苣苔与丹霞小花苣苔和阳山报春苣苔相近缘。
连城报春苣苔 Primulina lianchengensis B.J.Ye & S.P.Chen
多年生草本,基生,叶8-12片,薄肉质,叶柄扁平,10-35×25-45毫米,叶片宽卵形、卵圆形,稍不对称,30-55×25-55毫米,具长柔毛和短柔毛,边缘具浅锯齿,叶基楔形,先端钝或近圆形,侧脉2-3,不明显,上部凹下。聚伞花序疏松,每株2-4花序,腋生,总花梗16-18 mm,每花序2-4小花,花梗长5-9 mm,密被柔毛;苞片2,对生,线状披针形,4.0-6.0×1.5-2.0mm,全缘,先端渐渐,具毛;花萼裂至基部,狭线状披针形,长5.0-9.0 mm,基部宽0.9-1.5 mm,先端锐尖,密被柔毛,全缘;花冠淡紫到白色,漏斗状,17-20 mm;孔口直径约4 mm,基部直径1.5-1.7 mm,外部被短柔毛,内部无毛;花冠管长15-18 mm,下半部白色,上半部略带紫色至白色; 花冠裂片2唇状,近轴唇瓣3.2-3.5×2.7-3.0 mm,裂片倒卵形,先端钝;远轴唇瓣3裂,倒卵形,4.0-4.5×2.7-3.0 mm,先端钝。雄蕊2,贴生于花冠基部上方8.8-9.2 mm处;花丝线形,3.3-3.5 mm,近中部膝状弯曲,无毛;花药肾形,背生;退化雄蕊2,贴生于花冠筒的基部以上2.5-3.0 mm处,约10 mm,无毛,先端头状。花盘环状,高约1.5毫米,无毛,边缘波浪状;雌蕊长18-21 mm;子房狭卵球形,长5-6 mm,具柔毛;花柱纤细,约15 mm,被微柔毛;柱头叉状,2(3)裂。蒴果长圆形,6.0-7.0×2.5-2.8 mm,先端钝,被微柔毛。种子多数,小,狭椭球体,约0.5×0.2 mm。花期3-5月,果期5-7月。本种仅见福建省龙岩市丹霞地区有分布。本种与乐昌报春苣苔相近,但本种花冠裂片倒卵形,苞片更短,退化雄蕊2枚,区别于乐昌报春苣苔。
本项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资助KFJ-3W-No1(Supported by the STS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rant No. KFJ-3W-No1)”。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646/phytotaxa.411.4.2. |
|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