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园主任助理权锐昌研究员率队于2018年5月23日至6月26日对缅甸克钦邦北部的Hkakaborazi国家公园进行了一个多月的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版纳植物园、缅甸自然资源与环保部林业研究所、自然与野生生物保护处等共11人参加了此次野外科考。
6月的缅北,雨季正盛,暴雨不断、泥泞的道路经常伴随着滑坡、蚊虫蚂蟥叮咬已然习以为常,往日净美祥和的河流和瀑布此时亦化为了洪水猛兽时常阻断去路,人烟稀少,物资匮乏,但这些都阻挡不了科考队员探秘缅北,追求自然真理的脚步。由于后续的7、8月份雨量更大,山洪和泥石流等危险更多,在当地保护区工作人员建议下,科考队进入保护区后每天穿越两个营地,两天路程并作一天完成,每天步行约15-30公里。
在科考中,植物组对沿线的兰科、茜草科,大戟科,壳斗科、姜科,树萝卜属,紫金牛属等类群的标本进行了重点采集(870多号,2500份)。动物组对沿线不同海拔的生境安装了96台红外相机。此次科考采集和补充了大量以前关注类群的缺失标本(花果)和关键数据,为后续科研成果批量产出,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科考队也对途径村寨的部分村民进行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科普宣传、植物标本采集和红外相机安装培训,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
缅北生物多样性的神秘面纱,在科考队连续7次科考后逐渐清晰,该地大量的动植物新类群被中科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东南亚中心)科研人员和缅甸合作者描述发表。由版纳植物园为依托单位建设的东南亚中心已经同缅甸自然资源与环保部、克钦邦林业局及保护区办公室、当地民众和各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和合作关系,东南亚中心在缅甸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随着科考范围的扩大和研究的深入,这支中缅联合科考队将积极响应中缅两国需求,产出卓有成效的高影响力科研成果,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路途艰辛

在当地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

植物标本压制培训

科考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