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发明专利“植物悬浮山的构建方法” (ZL 201610148926.4)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人:刘宏涛、邢梅、宋利平、王畅、王生位。
岩石附生植物为一类在岩石缝隙中生长,具有生长缓慢、生活期长、抗性强等特点的多年生植物,能长期保持低矮而优美的姿态。世界上为人们所熟知的岩石附生植物约有2000~3000余种,如喜阴生、湿生环境的苔藓植物,能附生于岩石表面;再如石松、卷柏等蕨类植物,常与岩石伴生,或为阴性岩石植物。这些植物多样而独特的生存面貌具有重要的科普意义。
如何在温室等场所的上层空间将附生植物在岩石上着生的独特面貌展现给大众,在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满足大众审美要求和普及科普知识,目前国内尚无一种特别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根据岩石附生植物生长习性,构建一种可在人工环境中展示以附生植物为主题质轻、可控高度、为植物提供潮湿生境的悬浮景山,以期满足民众审美需求,科普附生植物知识和生态科学。
武汉植物园副主任刘宏涛研究员率其团队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了一种“植物悬浮山的构建方法”。该方法构建的植物悬浮山置于温室中,能够增加展示的空间感和科幻感,丰富景观层次,同时能够满足附生植物生长需求,对营造、展示附生植物原生境和科普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