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   English  |  常见问题 
 
 首 页 新闻动态 主要任务 成员风采 了解ICCBG 加入ICCBG
当前位置:Home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微/纳塑料对植物及地上-地下食物网的生态效应
时间:2024-12-30  来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作者:徐国瑞、杨洁  点击:

  微/纳塑料(Micro/nanoplastics,大小< 5毫米)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已经广泛分布于全球各类生态系统,从沙漠到农场、从山顶到深海、从热带到北极雪地,无处不在。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不仅威胁着水生生态系统,也对陆地生态系统构成了新的挑战。微/纳塑料的摄入和生物累积可能对生物体产生复杂的不利影响,且这些影响可能沿着食物网进一步扩散和传播。

  相较于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中微/纳塑料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有一些研究关注了微/纳塑料对个别物种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但关于微/纳塑料对多营养级生物互作及生态系统功能,特别是对植物及地上-地下食物网的影响,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为了填补这一关键的知识空白,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研究组与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Carlos M. Duarte教授、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的Elvis Genbo Xu副教授合作,对微/纳塑料对植物及地上-地下关键生物类群(图1和图2)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探讨了微/纳塑料沿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关键扩散路径(图3)。

  研究表明:微/纳塑料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并对陆地生物群产生了重要影响。微/纳塑料可以在陆地植物及其相关的地上-地下关键生物中积累,通过多种潜在路径在营养级间传播,并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格局、生态系统过程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当前,微/纳塑料的营养级转移及其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长期影响等方面研究仍十分薄弱。因此,未来需要全面评估微/纳塑料的生态效应,并制定有效的策略来减轻其对植物及地上-地下食物网的不利影响。同时,应采取预防性方法来监管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微/纳塑料污染,以保护陆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研究成果以“Ecological effects of micro/nanoplastics on plant-associated food webs”发表在植物学顶级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版纳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博士研究生Muhammad Ilyas为第一作者,徐国瑞副研究员和杨洁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云南省“兴滇英才”以及版纳植物园“十四五”规划等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图1微/纳塑料对于地上生物的生态效应

  图2微/纳塑料对于地下生物的生态效应

  图3微/纳塑料在地上-地下食物网中的传输路径示意图

 

相关信息:

  • 植物-传粉者的发散式协同多样化模式具普适性 2025-02
  • 气候塑造中国常绿与落叶植物叶相特征的差异演化 2025-01
  • 湖南省植物园“天际苑”科研展览温室正式揭牌启 2024-12
  • 《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荣获 2024-12
  • 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组2024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 2024-11
  • 关于举办2024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通知(第三轮) 2024-10
  • 探寻《庐山植物园90年》——见证植物的力量 2024-08
  • 去国家植物园观鸟!全年可观测到200多种 2024-08
  • 昆明植物园开展2024年“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 2024-08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无柄醉鱼草在昆明植物园首次开 2024-07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新闻动态
    综合报道
    工作进展
    成员消息
    科研进展
    国际园讯
    视频新闻
    推荐资讯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CUBG 2013-ICCBG 2022 -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办公室   滇ICP备13004273号-2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 勐仑镇   电话:0691-87133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