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   English  |  常见问题 
 
 首 页 新闻动态 主要任务 成员风采 了解ICCBG 加入ICCBG
当前位置:Home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全球和区域因素在欧亚大陆始新世至渐新世气候转折期的植被变化中起关键作用
时间:2025-02-10  来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作者:吴梦晓、李树峰  点击:

  始新世-渐新世气候转折期(Eocene-Oligocene Transition,EOT)是一次全球快速变冷事件。这次事件是现代冰室气候的开端,受到构造活动、海陆位置和古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对这一全球事件的响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和德国森肯贝格自然研究会德累斯顿自然历史收藏馆合作,对上巴顿阶和普利亚本阶(37.71~33.9 Ma)至吕珀尔阶(33.9~27.82 Ma)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欧洲中纬度地区7个化石产地的9个植物群开展研究。比较晚始新世和早渐新世这两个地区的植被多样性、常绿成分多样性和叶结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两个研究区域的植被组成均响应了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常绿阔叶成分比例下降和植被类型的改变。两个研究区域的植被类型均经历了从晚始新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早渐新世温带落叶阔叶林或混交中生林的转变。对叶结构特征的研究表明,欧洲中纬度地区的叶缘特征和二级脉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而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叶面积明显减小。本研究表明,全球和区域因素对于研究地区植被的演化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关研究结果以“始新世–渐新世气候转折期的植被变化:全球信号与区域特征(Vegetation changes across the Eocene-Oligocene transition: Global signals vs. regional development)”为题,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英文版)上。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已毕业研究生吴梦晓为该论文第一作者,Lutz Kunzmann博士和苏涛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德(CSC-DAAD)博后奖学金项目资助。

  图 1 地带性木本分成分百分比

  图2 早渐新世植物群(a)和晚始新世植物群(b)叶结构类型(TCT)比例

 

相关信息:

No Related News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新闻动态
综合报道
工作进展
成员消息
科研进展
国际园讯
视频新闻
推荐资讯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CUBG 2013-ICCBG 2022 -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办公室   滇ICP备13004273号-2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 勐仑镇   电话:0691-87133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