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   English  |  常见问题 
 
 首 页 新闻动态 主要任务 成员风采 了解ICCBG 加入ICCBG
当前位置:Home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昆明植物所从姜科中药山柰中发现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时间:2025-01-08  来源:昆明植物园  作者:李心雨,耿长安  点击: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糖尿病患者达1.4亿,占全球患病人数的近四分之一。现有降糖药物因副作用和耐受性等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中药是我国的独特资源,也是我国新药研发的优势。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治疗糖尿病新药研发专题组耿长安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姜科药用植物的活性研究,前期从中药草果(Chin Chem Lett、Ind Crop Prod、J Agric Food Chem、Bioorg Chem、Phytochemistry、Chem Biodivers、Phyton-Int J Exp Bot等)、砂仁(Phytochemistry等)、益智(J Agric Food Chem、Fitoterapia)、草豆蔻(Bioorg Chem、Chin J Chem等)、红豆蔻(Arch Pharm、Phytochem Lett)等发现系列降糖活性分子,具有不同于现有降糖药物的新作用机制。

  中药山柰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干燥根茎,性辛,温,归胃经,具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功效,临床上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等症。山柰主要含有萜类、二芳基庚烷、黄酮等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此前国内外学者发现山柰提取物能够降低不同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血糖,为了揭示山柰的降糖作用及活性成分,耿长安团队前期发现其中的二芳基庚烷单体具有α-葡萄糖苷酶、Gpa和PTP1B等多种酶抑制活性和促GLP-1分泌活性(Fitoterapia, 2023, 167,105502)。

  近日,该研究团队进一步从山柰中发现两个新型的二芳基庚烷二聚体KGA(1)和KGB(2),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体外活性显著强于临床药物阿卡波糖(10倍)。酶动力学试验表明,KGB是α-葡萄糖苷酶可逆混合型抑制剂,进一步通过多谱学研究和分子对接等,揭示了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机制、结合方式和位点,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发现提供了化学和药理学基础。

  该研究首次从山柰中发现以C-C键相连的二芳基庚烷二聚体,丰富了二芳基庚烷的结构类型,KGB作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为基于传统中药的降糖药物研发提供了依据。相关研究以New C-linked diarylheptanoid dimers as potential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evidenced by biological,spectr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为题,在线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10.1016/j.ijbiomac.2025.139496)上,相关工作已申请发明专利(202310263113.X、2024114536889)。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为论文第一单位,该团队硕士生李心雨和王恬为论文第一作者,耿长安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云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化室开放课题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相关信息:

No Related News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新闻动态
综合报道
工作进展
成员消息
科研进展
国际园讯
视频新闻
推荐资讯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CUBG 2013-ICCBG 2022 -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办公室   滇ICP备13004273号-2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 勐仑镇   电话:0691-87133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