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   English  |  常见问题 
 
 首 页 新闻动态 主要任务 成员风采 了解ICCBG 加入ICCBG
当前位置:Home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沈阳生态所在树木根系资源获取策略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时间:2025-03-10  来源: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作者:  点击:

  细根作为树木关键的养分吸收器官,其生理生态策略对林木生长和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至关重要。一个典型森林群落通常由乔木、灌木、草本等多种生活型植物构成,其长期共存策略与地上地下资源获取策略在不同生活型之间产生的巨大差异密不可分。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树木地上部分,对根系功能性状及资源获取策略在多种生活型之间的差异缺少深入研究。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以东北温带典型森林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同一林分内的115种植物细根样本,涵盖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和蕨类5种生活型。测定了7个细根关键功能性状指标。研究发现,在一个森林群落内部,不同生活型植物细根功能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比根长(Specific root length, SRL)和组织密度(Root tissue density, RTD)在5种生活型之间差异最大(图1)。与物种进化和菌根侵染类型相比,生活型是影响这些共生植物细根SRL和RTD变异的主要因素,分别解释了81%和88%的变异(图2)。研究进一步发现,这115种共生植物按生活型不同在根经济空间(Root economics space)中沿着SRL和RTD维度有规律地分布(图3),表明在一个森林群落内部,细根资源获取策略的多样性与植物的生活型有关。这种分布格局证实,不同生活型植物细根拥有不同资源获取策略,并能够占据不同的地下生态位,有利于缓解资源竞争和维持物种共存。

  本研究率先从地下根系角度,阐明一个森林群落内多种生活型植物细根功能性状及其资源获取策略的差异是导致它们长期共存的主要原因,这为深入理解群落组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不同森林植物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该成果以Variation of root 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in a temperate forest is linked with plant growth forms为题,2025年3月发表在Tree Physiology期刊。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后王思远为第一作者,孙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等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treephys/tpaf027

  图1. 细根功能性状在5种生活型之间的差异。

  图2. 生活型、植物进化、菌根侵染类型对温带森林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

  图3. 不同生活型植物在根经济空间中的分布

 

相关信息:

No Related News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新闻动态
综合报道
工作进展
成员消息
科研进展
国际园讯
视频新闻
推荐资讯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CUBG 2013-ICCBG 2022 -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办公室   滇ICP备13004273号-2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 勐仑镇   电话:0691-87133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