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   English  |  常见问题 
 
 首 页 新闻动态 主要任务 成员风采 了解ICCBG 加入ICCBG
当前位置:Home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昆明植物所在香茶菜属新植物资源杂二萜的发现及功能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5-04-10  来源:昆明植物园  作者:陈素萍  点击:

  橙黄香茶菜(Isodon aurantiacus Y.P. Chen & C.L. Xiang)系唇形科(Lamiaceae)香茶菜属植物,该物种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向春雷研究团队于2017年首次描述并发表为新种,种加词“aurantiacus”源于其叶片表面遍布的橙黄色腺体,这一特征也是其重要分类学依据。鉴于该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尚属空白,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普诺·白玛丹增专题组首次系统开展了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成功分离获得了结构新颖的杂二萜类化合物Aurantiacin A(图1)。该分子的化学结构由三部分组成:H-9取向翻转的首个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L-抗坏血酸衍生物和丁香酸,其多手性中心与连续季碳原子的结构特征使得立体构型确证极具挑战。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浮动手性距离几何计算(Floating Chirality Distance Geometry Calculations)确证了其二萜生源前体Aurantiacin B(及类似物Aurantiacins C和D)中H-9取向翻转的独特结构单元;随后,通过7步化学反应将三个生源模块进行组装,实现了Aurantiacin A的仿生合成(图2);最后,借助量子化学计算确定了反应过程中新生成手性中心的立体构型,实现了Aurantiacin A的全结构解析。药理学研究表明,Aurantiacin A能显著促进溶酶体生物发生,且其作用机制不依赖mTOR和内质网应激等通路,提示可能通过一种新颖的机制来调控溶酶体的生物发生。该研究为开发维持溶酶体稳态的新型衍生物提供了创新结构模板,并揭示了未被认知的新植物资源在新颖活性天然产物发现中具有巨大潜力。

  图1 橙黄香茶菜中发现的新颖杂二萜Aurantiacin A

  图2 Aurantiacin A的仿生合成

  图3 文章封面

  相关研究成果以Discovery and semisynthesis of Aurantiacin A: a unique ascorbylated 9-epi-ent-kaurane diterpenoid from the untapped plant Isodon aurantiacus为题,在有机化学权威期刊Organic Letters上以Supplementary Cover Article(图3)形式发表。陈素萍博士研究生和胡坤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普诺·白玛丹增研究员及丁骁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SFC区域创新与发展联合基金、云南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CAS“西部之光”计划和CAS创新交叉团队、CAS青年创新促进会、云南省科技人才与平台计划的资助。

  文章链接

 

相关信息:

No Related News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新闻动态
综合报道
工作进展
成员消息
科研进展
国际园讯
视频新闻
推荐资讯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CUBG 2013-ICCBG 2022 -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办公室   滇ICP备13004273号-2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 勐仑镇   电话:0691-87133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