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南京中山植物园北园的科普馆正式对市民和游客开放。科普楼的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原办公主楼,如今,其中三楼600多平米建成了植物主题的科普馆。市民可以看到由124种种子做成的“种子墙”、剧毒树 “见血封喉”做的树皮衣、天工开物画卷,以端午香囊、象鼻棕串、乌米饭等为特色的植物文化,以及秤锤树、杜仲等濒危植物。不仅有趣味科普知识,还有各式各样植物标本、实物展示等。
中山植物园是植物资源的“基因库”、珍稀植物的“诺亚方舟”、城市生态环境的“绿色名片”。为更好发挥南京中山植物园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今年,该园将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原办公主楼改造为科普楼,对游客开放。其中,一楼为临展厅、植物园之友、科普实验室,二楼有陈列室、科普教室,三楼则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普馆。
中山植物园园艺与科普中心主任李亚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三楼科普馆有600多平米,全馆主体部分包括了“植物起源与演化”、“植物与人类”、“植物与生态文明”及“奇妙的植物世界”四个部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植物,携起手来保护环境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植物多样性。
在科普馆内,除了以灯箱的方式展示相关的植物科学知识,还结合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如实景还原、互动触摸、幻影成像、增强现实等,展出一些奇特的植物相关展品及植物景观。比如,游客刚走进展馆就能看到的“雪山”“海洋”,用了3台投影仪,多角度展示植物的起源。
在科普馆“奇妙的植物世界”部分,最惹眼的就是种子墙和种子展示柜。种子墙展示的这幅画卷由61科、124种种子拼成大雁、树、蝉、池塘、蝴蝶、房子等图案。比如,蝴蝶是用粉花羊蹄甲、枸骨、乌桕、海红豆、相思子(鸡母珠)做成的;金鱼是用望天树做成尾巴,方榄为身体,鸡母珠做成它的眼睛。
“收集这些种子很不容易。为了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工作人员去很多地方收集各种类型的种子。每个区域气候不同,种子的形状也千差万别。这些都给收集增加了难度。”李亚说,很多种子是到深山老林挖取的,很稀有。
此次,科普馆里还新增加了不少“宝贝”,比如世界最大的种子——海椰子。几年前,海椰子曾经作为珍稀濒危植物科普展的一部分,在南京中山植物园里短期展出过,如今正式落户植物园。记者了解到,海椰子树的种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其果实比篮球还大了一圈,重可达20公斤。海椰子极为珍贵,是非洲塞舌尔群岛的特产,树有雌雄之分。最初人们发现塞舌尔有5个岛上长有海椰子树,但如今只有普拉林岛南部的“五月谷”还有4000多棵海椰子树,其他4个岛上的海椰子树已绝迹。
除了海椰子,在玻璃屏幕后的展柜里还陈列了其他三件特别的展品:贝叶经、“见血封喉”的树皮衣和一颗直径约 90 厘米的硕大的灵芝。贝叶经,即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素有“佛教熊猫”之称。而一般的灵芝约三四厘米,直径达 90 厘米的灵芝可谓罕见。
李亚主任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见血封喉树又叫箭毒木,原生长在云南西双版纳。它的毒性在树汁,洁白却奇毒无比,见血就要命。如果人或动物皮肤破裂之后碰到它,很快就会死亡。见血封喉树现为濒临灭绝的稀有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的树皮特别厚,富含细长柔韧的纤维,云南的少数民族常巧妙地利用它的树皮制作褥垫、衣服或筒裙。当地人有特殊技艺,对树皮进行脱毒处理。相较于其他树木制作的树皮衣,“见血封喉”树皮衣可以防蚊虫,不易被虫蛀,更容易保存。
链接:http://www.yangtse.com/app/jiangsu/nanjing/2017-12-10/492171.html
办公主楼改造为科普楼对外开放
“种子墙”收集展示124种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