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在版纳植物园内拍摄到的亚洲象。 邓云 摄
此前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下称“版纳植物园”)的野生亚洲象群仍在园内逗留。记者2日从版纳植物园获悉,目前,这群野象已逼近园区东部的作物保护与育种基地,基地内种植和保存的陆稻、燕麦、油葵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作物危在旦夕。为避免象群对植物园核心区植物取食和破坏,版纳植物园正紧急启动野象防护网等设施建设。
版纳植物园位于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占地面积约1125公顷,收集活植物13000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是中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
 
图为在版纳植物园内拍摄到的亚洲象。 邓云 摄
亚洲象是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肇事最频繁、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最严重的野生动物。近年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逐步增长,象群活动范围逐步扩大。5月23日,一个拥有17头野生亚洲象的象群试探性进入版纳植物园后折返。5月24日凌晨,该象群再次进入版纳植物园并逗留至今。
记者了解到,这群野象由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南下,今年2月曾短暂路过版纳植物园南部边界,当时是自1959年建园以来版纳植物园首次观测到有野象到访。
据版纳植物园亚洲象预警小组监测,因罗梭江流速上涨,象群多次试图渡过罗梭江未果。目前这群野象已逼近园区东部的作物保护与育种基地,基地内种植和保存的陆稻、燕麦、油葵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作物危在旦夕。为掌握大象踪迹,版纳植物园在野象可能的活动路线上安装红外相机,利用无人机和红外热像仪24小时不间断寻找野象群踪迹,封闭危险区域的道路和绿石林等部分景区,对人员及车辆严格管控。
 
图为在版纳植物园内拍摄到的亚洲象。 邓云 摄
鉴于此群亚洲象中的小象难以渡过罗梭江,随着雨季降雨量的增加,象群回归常规迁徙路线的难度不断增加,这群野象可能长时间滞留在植物园及其周边区域。同时由于亚洲象活动能力强,食量大,为避免象群对植物园核心区保存的13000多种植物,尤其是135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取食和破坏,版纳植物园正紧急启动野象防护网等设施建设。
据悉,在大型哺乳动物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版纳植物园正努力与地方政府、林业部门、自然保护区等沟通协调,在做好人员安全防护的同时尽量减少对野象的干扰,争取在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不受野象的取食和破坏的同时,引导象群回归其迁徙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