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管开云在云南滇西北野外科考。资料照片
2016年,管开云在国外一家植物园中查看中国植物在当地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管开云:1953年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现借调担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伊犁植物园主任。主要从事保护生物学和花卉资源学研究,先后对杜鹃花属、山茶属、秋海棠属等植物进行系统研究,获得10项国家发明专利。参与了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总体规划工作,主持完成了世博园大温室的建设和布展。
赶在管开云回新疆前,记者见到了这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年近70岁的他依然坚持在科研一线,身担多项重任。
管氏秋海棠、开云山茶花,这两种植物都是以管开云的名字命名的。可说起他的研究之路,实际上并不平坦。管开云23岁参加青藏科考,36岁才开始系统地学习植物学,因为对秋海棠的深入研究,54岁拿到博士学位。57岁时,管开云从云南来到了新疆,参与提升改造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新建伊犁植物园,升级改造新疆自然博物馆。
“与其求全,不如为能适应极端环境的特色植物腾出空间”
“刚到乌鲁木齐,当地的天气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2010年3月,管开云冒着大雪到新疆报到,一下车就差点滑倒。
一年前,管开云到新疆出差,时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党委书记田长彦希望他能到新疆来工作,后来,时任所长陈曦又专程到昆明邀请他。“我不太了解新疆的植物保护工作,不知道去了能做些什么。”管开云一开始没敢同意,但是当借调令摆到他面前时,他毅然接受任务。
“我是党员,必须听从组织安排。”管开云一到新疆,就花一个月时间走遍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每个角落。“气候干旱,但植物园却引种了不少耗水量较高的植物,很难养护。”
“与其求全,不如为能适应极端环境的特色植物腾出空间。”在管开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如今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已成为中国最具沙漠特色的植物园之一。
“高山、河谷、绿洲的植物同样需要得到保护和开发利用,也应该有新的植物园收集保存这些植物。”翻地图、读文献、查数据,管开云将目光聚焦在了伊犁河谷。
“既要考虑生态保护需要,还要考虑交通便利,有利于未来开放做科研、科普……植物园的选址特别讲究。”58岁那年,管开云走遍伊犁河谷,终于在新源县找到了一片野果林。“那里的野苹果长势不错,是不少苹果品种的发源地,既可保护基因资源,又适合建设特色植物园。”管开云说。
不过,当时的野果林正遭遇苹果小吉丁虫危害,一株株果树眼见就要成片枯死。于是,管开云带着当地工作人员,在植物园开建前,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
如今,通过人工繁育、自然更新,野果林的野苹果已恢复了近60%,而集科学研究、物种保育、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伊犁植物园也从无到有,初步建成。
“吸引游客来参观,才能让更多人了解植物、热爱自然”
为何非要将临近退休的管开云借调到新疆工作?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或许能找到答案。
春有茶花,夏有睡莲,枫香大道在秋阳下层林尽染,寒冬里扶荔宫温室的秋海棠依然绽放……如今的昆明植物园,四时风光不同,各有特色。
1995年,管开云接手昆明植物园。“植物园关键是植物的保育、研究、科普,可刚接手时,我们连昆明植物园里到底有多少种植物都弄不清楚。”摸家底,必须马上做。管开云组织职工梳理统计,原本预计有四五千种植物,统计完发现不到一半。
为了收集保存更多珍稀濒危植物,需要筹措资金,管开云想到了向社会开放。这个想法一提出,反对声不绝于耳:“每天有那么多人来参观,咋保护植物?”管开云力排众议,开始给植物挂上名牌、做科普,逐渐积累资金打造植物园景观。“吸引游客来参观,才能让更多人了解植物、热爱自然。”
从几棵草、一片林,到成为热门科普打卡点,管开云和同事们的努力,让昆明植物园不再只是一个物种保存场所,更成为科研的平台。
管开云坦言,自己在植物学领域的积累,源自对植物的热爱。1976年,英语专业出身、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做翻译的管开云,主动申请参与青藏科考。白天采集标本,晚上压标本、换吸水纸,经常干到凌晨四五点,早晨七八点起床又继续科考。
“采集时看活植物,做标本时对照名称,压标本时又得看一遍,时间久了慢慢就认识了。”管开云说,科考结束后,他又找来植物学教科书自学,翻译、阅读植物学文献,了解最新科研动态。
“一辈子也干不了几件事,那就做好眼前这件事”
36岁那年,管开云申请到海外系统地学习植物学。也是从那时起,管开云接触到了秋海棠属植物的保护和研究领域。这类植物在云南野外随处可见,也成为管开云一辈子的研究方向。当时已有团队做了分类学研究,但保护和育种研究在国内还比较欠缺。管开云和团队首先将精力放在了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上。
秋海棠野外分布狭窄,品种又多,经常在一个山洞里就是一个特有品种。而且,越是珍稀濒危的,分布点就越难到达。为了收集秋海棠,管开云几乎走遍了云南的山林陡崖。一次,管开云看到一株秋海棠长在悬崖上,年近六旬的他不顾危险攀石而上,“那株秋海棠肯定是稀有品种,我们应该收集保护起来。”
通过20多年积累,国内外几百个品种的秋海棠在昆明植物园都有了备份。好不容易收集到的“家底”,管开云却送给了国内多地的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备份。管开云说:“植物不是我的个人财产。送出去备份,可以更好地保护秋海棠。”
保护见成效后,管开云和团队将更多时间花在了秋海棠品种选育上。而这条路,并不比到悬崖峭壁上收集稀有品种容易。
要想培育一个品种,需要开展不同植株间的杂交,一次授粉结出上万颗种子,性状表达千变万化,结果难以预测;从上万棵植物中选出性状合适的继续繁育,才能找到性状稳定的品种。几代选育,耗时三五年是常事。经过多年的努力,管开云和团队共培养出了27个秋海棠新品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
如今,管开云将秋海棠研究的接力棒传到了学生们手里,自己把更多精力留给新疆的植物保护工作。“伊犁植物园的建设还在继续,植物园温室建设更需要时间……”已经过了退休年龄,管开云依然干劲十足,他说:“我现在只想做我想做的事,做我会做的事。一辈子也干不了几件事,那就做好眼前这件事。”
专注科研 始终如一(记者手记)
记者初见管开云,印象深刻的是这位年近70岁的老人神采奕奕,两鬓微白但精神矍铄,穿着朴素、步履轻盈。深入了解,才知这位老人一直奔波“在路上”。
管开云说:“热爱植物的人,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回忆起从前参与秋海棠野外资源调查,他远远看见一株秋海棠长在悬崖上,年近六旬仍不顾危险爬上去瞧瞧。正是这样的热爱与专注,才让他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为我国植物采集保育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采访中,管开云多次说:“我只是在做我热爱的事。”科研需要专注,而专注离不开始终如一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