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10月27日,2016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将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创新 绿色 共享”。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联合中国植物园联盟、中国公园协会植物园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学会-植物环境与多样性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迁地保护专业委员会、BGCI、国际植物园协会等国内外植物园组织共同主办。由北京植物园、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园、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园联合承办。
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每年举办一次。今年的中国植物园学术年吸引了来自国内外360余名代表齐聚北京。参会代表来自不同系统的植物园、研究所、高校、公园及风景区、企业、学会、协会、基金会、志愿者等,也吸引了各地区林业局、园林局等政府部门的关注,更是得到了相关国家部委和协会的大力支持。
本次大会将围绕“植物园建设与管理”、“ 活植物管理”、“ 园艺技术与民族植物学”、“ 植物多样性保育的理论与实践”、“ 环境教育与科学传播”五个专题展开讨论, 90个专题报告,集中讨论和分享了近年来植物园事业在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园林园艺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大会特别邀请了12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做报告。其中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前任主席、南京中山植物园名誉主任贺善安将以“植物园建设的时代性”为题阐释当代我国植物园建设的多个方面和重要内容。东亚植物园网络总协调员、国际植物园协会秘书长黄宏文将介绍植物园活植物收集栽培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
除了精彩的研讨会,此次年会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北京植物园和北京园林学会将联合在年会期间举办一场公众讲堂,邀请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印开蒲研究员进行《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重走威尔逊之路的精彩演讲;与此同时,10月25日至12月31日期间,北京植物园科普馆侧展厅将举办“纵横世界园林之母——威尔逊的中国植物采集展”。展览以图片展板为主,以威尔逊来中国采集植物的时间为顺序,展示其先后5次到达中国进行植物采集的历程,并以印开蒲教授所拍摄的大量环境变迁对比照做辅助,不仅展示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展示中国西部美丽花园中的各类高颜值植物种类,还将展示100年来西部环境的变化。本次展览将展出威尔逊签名版《China,Mother of Gardens》一书,还将展出 “威尔逊夫妇英国护照”、“威尔逊植物采集手稿”、“大清国护照”等复制展品以及植物采集应用工具等的实物展品。
威尔逊(Ernest H. Wilson)
威尔逊大清国护照
全缘叶绿绒蒿
此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将在年会期间特意为代表开设培训班,大会还设置了“优秀青年报告奖”评选环节,以鼓励青年人认真总结科研科普活动中的经验,将优秀的成果积极分享给年会代表。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将开展年度中国最佳植物园“封怀奖”和“年度中国植物园终身成就奖”的评选和颁奖活动。设立“封怀奖”,是为了纪念中国现代植物园的奠基人陈封怀先生。此外,多家植物园组织还将在年会期间召开工作会议。大会共收录论文45篇,同步发表于《中国植物园》第十九期。
追寻百年历史,见证环境变迁——重走威尔逊之路
印开蒲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报告摘要:一百年前,西方植物学家Ernest H. Wilson 在中国采集植物的同时,拍摄了大量当时中国社会和环境的珍贵照片。一百年后,中国生态学者印开蒲沿着Ernest H. Wilson当年走过的路,在他拍摄照片的同一地点,重新按下了相机的快门。《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通过250组连接百年的新旧对比照片和其中的故事,展示出中国西部一个世纪的巨变。可供生态、植物、园艺、林业、气象、环保、城市规划和山地灾害防治等工作者参考。也可为从事中国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旅游、经济和民族学工作者提供重要的研究和参考资料。
报告人简介:印开蒲,男,1943年2月出生,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1960年以来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工作,主要从事植被生态、生物资源开发、自然保护以及国土规划等专业研究,多次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项,1998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78年建议设立九寨沟保护区并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01年8月获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2001—2011年聘为四川省政府参事。1999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先进个人”称号,2001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自学成才标兵”,200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先进个人”。
“珍爱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就是珍爱我们自己”,印开蒲如是呼吁。在九寨沟还鲜为人知时,印开蒲在1978年建议在该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他也是亚丁自然保护区规划的最初命名者之一。20世纪70年代,印开蒲参与撰写了建议,在四川建立了大风顶、九寨沟、贡嘎山、四姑娘山等20余个自然保护区。他在1978年执笔撰写的“四川森林资源采伐过渡及其严重后果”等重要科研报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四川和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和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出版《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一书,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园艺,身边被忽略的身心健康的“疗愈师”
李树华 清华大学
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园艺疗法学部主任委员
报告摘要:园艺疗法是指对于身心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人们,通过园艺植物的五感作用与园艺操作活动,达到身心健康目的的一种作业疗法。本报告以广州市养老院园艺疗法实施案例为引子,在介绍园艺疗法的概念、总结园艺疗法的知识结构与特征、概括园艺疗法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说明了园艺疗法的功效与机理,最后作为结束语,建议处于自然缺失症状态的城市市民拥抱自然,接触植物,参加园艺活动,享受园艺疗法的功效。
报告人简介: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造园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导,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地域环境科学部造园科学科客座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园艺疗法学部主任委员等。
研究方向为植物景观与生态修复设计、园艺疗法与康复景观设计、园林历史与文化,主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多项,专著、译著8部,科技论文100余篇。
从博物学视角推进植物文化传播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
报告摘要:博物学(historianaturalis)是一门古老学科,historia不是历史而是探究的意思。亚里士多德的大弟子、西方植物学之父塞奥弗拉斯特就写过Historia Plantarum,相当于Enquiryinto Plants,即《植物探究》。他们都是博物学家,之后老普林尼、切萨尔皮诺、雷、林奈、裕苏、班克斯、达尔文、格雷、梭罗、谭卫道、洛克、牧野富太郎等也是。随着分科之学的发展,作为自然科学四大传统之一的博物传统逐渐边缘化。虽然动植物分类学、动物行为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依然带有强烈的博物色彩,但整体上看博物类学科已非主流。不过,从科学传播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角度看,博物学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写科学史发现,博物学始终是平行于科学的事业,过去、现在博物学不能还原为科学,将来也不大可能。科学与博物学相关并有交集,但互不隶属。植物园工作有很强的博物色彩,如果能主动借鉴上千年的优秀传统,工作可能做得更有生气,比如重视本土植物栽种和展示,开发辨识植物过程中个人致知的能力,强调审美与增长知识同等重要等。
报告人简介:刘华杰,东北人,1966年生。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本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学。近些年致力于复兴博物学。主要作品有《浑沌语义与哲学》《分形艺术》《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文化与编史》《博物人生》《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从博物的观点看》《博物自在》《崇礼野花》。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美丽的北京植物园在西山脚下诞生,至今已走过60年的风风雨雨。在无数前辈们的辛勤耕耘下,北京植物园已成为一座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游览休憩、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新优植物开发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让我们共同期待2016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的精彩召开! |